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宿舍作為學習人生的場所

大學是教育的場所,而宿舍作為大學生「生活教育」重要的一環,不只是教育,更是「學習人生的場所」(住宿組網站,2009)。然而,在住宿的分配之中,我們卻一開始就受到一種最強烈的劃分:也就是男女隔離的分配制度。學校的歷史在各地方,從只有男性到有女學校的出現,從兩性隔離到男女都再一同個學習場所,可見這種去隔離化是一種教育的趨勢。因為學校是為了培養一個社會人,透過互動產生關係與理解,而社會中絕對是有男有女,不可能互不接觸。

僅存的幾所男校女校高中,許多同學都表示如此到了大學不知如何自在地和異性互動,好像是不同類人。這樣的隔離所造成的距離,使得兩性互相不了解,以至片面的想像、特例的誇大、全面的化約和誤解。例如認為男生全都是色狼和侵犯者、女生都是軟弱無力而必須被保護(被隔離、被監視)的想像。互動要正常,就必須是我們生活世界的直接相處,而非間接地透過網路虛擬世界、透過各種中介而認識。

又,最初的隔離,預設了所有的人只有男女兩種性別,卻沒有考慮到,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不同的人的尷尬處境與他們的受教權。<性別平等教育法>規定學校必須建立非歧視的校園環境,這樣的宿舍環境設計對於這樣的人可說是一種不友善的對待。就算是普通的男女,這種隔離的宿舍也不一定就能顧及其需求。學校作為教育場所,不可能以「不爽不要住」漠視差異的學生的權益。

    是以,既然宿舍是「學習人生的場所」,我們就必須重新思考:男女隔離的宿舍是否必要,它真的是安全的嗎?還是製造集體恐懼和誤解的制度?它有甚麼後果?怎樣設計才會更好,更朝向「生活教育」的目標前進?怎麼樣才會更安全、更增進不同性別的相互理解?怎麼樣才能讓宿舍能夠顧及差異的學生的需求?

基於台灣的學生宿舍的情況一直都是以男女隔離為主流,長期培養下來的狹義想像,我們提出第三種選擇「性別友善宿舍」。這是在男宿、女宿之外,增設的一個新的選擇,而不是要突然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把所有人大混居。作為一個前瞻性的實驗,「性別友善宿舍」希望是讓有需要的人,無論你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還是跨性別者等,能選擇一個友善自在的生活空間。它的重點就是「選擇」,不是「強制」(原本的宿舍制度)。不僅能選擇要住在原本的單一性別宿舍或是性別友善宿舍,還能夠選擇自己相處自在的室友,藉由這種選擇權開放,隱私權也能更進一步保障。

    學生宿舍是為學生設計,而非為家長設計,因此學校做為一個教育單位,不應以家長為藉口,應尊重成年人自主權,為自己的選擇、為自己的行為、為自己的幸福負責。讓渡自己的自主權,同時也卸去自己的責任,要別人為自己把關,並非是一個社會人該有的情形,這是生活教育,因此必須落實在日常生活的環境中。學生最終仍是會脫離原生家庭、脫離學校、進入社會與職場和不同人朝夕相處。這種宿舍社區”(共同體)形式的小社會空間。在這裡可以學習和不同性別、不同類型的人相處,讓性別互動「正常化」、「社區化」。有了正常的互動,才能促進更好的「宿舍自治」。

     因此,我們考察了學校不同宿舍,選擇了一個實驗點:水源BOTC棟一樓。那裡的空間條件是最適合現階段增設第三種宿舍,又能維持原本男女隔離制度的。它的衛浴在房間內,私領域較為完整;安全監視系統十分嚴密;又以交換生為主要住宿者,更動較為容易。從一小區開始實驗,觀察一年,審議利弊,可作為未來宿舍設計規劃的參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